- 我發表了文章【一個性格缺陷導致的人生悲劇】,慨嘆隋煬帝楊廣的悲劇人生。
- 一個性格缺陷導致的人生悲劇歡歡 發布于2018-9-10 12:02
史書上對隋煬帝的記載,好多都是潑糞:
故事一:
話說那一年隋煬帝他媽,也就是著名的孤獨皇后死了,隋煬帝表面上是痛哭嚎啕,痛不欲生,暗地里呢,談笑如常。表面上吃齋念佛,暗地里讓仆人把魚、肉裝在竹筒里,拿蠟封了口,怕味散出來,偷偷送到宮里。隋煬帝一人偷偷在那兒吃,你說你信不信?
不信吧,這一幕司馬光寫在《資治通鑒》里,你說你要是信吧,太沒法理解,太不可思議了,首先,這個孤獨皇后跟隋煬帝母子關系很好,這是見于史料的。第二,他是一個皇子,從小大魚大肉,錦衣玉食過來的,至于在媽死的那一天,還非得吃這么一口肉?冒著巨大的政治和倫理風險嗎?太說不通了。
故事二:
《隨書》當中記載,二十歲的楊廣,帶領五十萬大軍平滅南朝,當時的陳后主有一個寵妃叫張麗華,后世史官一想,寵妃嘛,那肯定是漂亮的,楊廣這種人見到那怎么忍得住呢?色心一定大動啊。哎呀,美人啊,我得著吧,我納入后宮吧。可是你仔細一想,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。
首先當時的楊廣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皇子,不是太子,他正處于奪嫡的過程當中。平滅南朝是他重要的政治形象過程,他怎么能跟這種大事開玩笑呢?更何況,張麗華是誰?那是舉國皆知的淫蕩、貪婪、奸詐的一個婦人。平滅南朝重要的合法性,就是把這樣的奸詐的人給干掉嘛,她是一個政治犯嘛,所以這樣的人,你把他當成一個簡單的美麗的肉體來看待,這個太沒有政治常識了。
更何況,當時的歷史記載,張麗華的兒子那一年十五歲,那她至少三十開外了,二十歲的楊廣對一個三十歲的御姐這么大興趣,你這個是說服不了我的。所以這件事可以推斷就是污蔑,可它見于正史。
故事三:
另外一條就是隋煬帝楊廣弒父,這在封建王朝時代,這是最大最大的罪名。隋文帝楊堅就是被他弄死的!這一條直到今天我們做這個節目之前,我還翻了一下我們出版的《中國歷史大事年表》,那是正式的,算今天的正史。仁壽四年,隋文帝死于楊廣之手,白紙黑字還在寫著。
可是這件事可能嗎?歷史上是這么記載這么個情境的:說仁壽四年,楊堅已經不行了,把太子召進宮來,父子見最后一面吧。楊廣一進宮一看,呦,老頭不行了,旁邊倆妃子不錯,我來吧,就按住了,然后就叮咣五四,完了之后這個妃子披頭散發,滿臉的血,就撲到了老皇帝的身邊,皇帝一說,怎么了?妃子說,太子無禮!老皇帝說,哎呀,太子無禮?這還得了!楊廣一聽,呦,老頭知道這事了,那還行,殺了吧,就把老頭殺了!就這么個過程。
你信嗎?要知道,楊廣不是普通人,他不僅年輕,他十三歲封晉王,二十歲平滅江南,然后在揚州當了九年的江南總管,那已經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政治家,而且他之所以能當上太子,靠的就是一個硬生生的對比,不是陰謀,不是像后來講的陰謀,真的是靠對比。
當時的太子叫楊勇,楊勇這個人呢,說實話,因為他們家有點湖人血統,有點胡來。他很多方面,跟他老爹老娘搞不到一起去,他老爹楊堅性格特別的摳,摳門,吝嗇,節儉。楊勇呢?反而為人比較奢糜。
他老娘孤獨皇后,剛才我們說到的,最在乎的是你這個男人是不是生活作風好,但是這個楊勇呢,看自己的正室的老婆,覺得黃臉婆,不舒服,跑出去,跟一個工匠的女兒天天去野合,生了一堆孩子,老娘對他又不滿,他老爹呢,特別猜忌,而這個楊勇呢,天天跟江湖的豪俠,帶劍上朝,跟這些人搞在一起,他老爹看著也不爽。
其中有一個故事,就是楊勇二十歲那年,有一次冬至,朝臣都要到隋文帝楊堅這兒朝賀,朝賀完了之后,隋文帝一聽說,怎么那邊太子宮那兒好像也有朝樂啊,怎么回事?找太監一打聽,太監說,哎呀,你看這個他不是太子嗎,很多百官打您這兒拜完之后,就上他那兒燒冷灶去了,到他那兒也一拜。這人聚多,太子一高興,說也奏朝樂,所以在朝賀太子呢。
你說他爹這個時候心里沒想法嗎?所以對這個太子就很不滿。當然發生了很多事情,咱們沒空細說。總而言之,當時遠在揚州的楊廣,就是后來的隋煬帝,真的是靠自己非常好的名聲,因為他在南方,禮賢下士,整理文化,然后管理江南,結交當時江南的名士,做了很多政績,真的是靠兩個對比,老皇帝是越看這個長子就越不舒服,然后才在開湟二十年決定換太子,這是硬功夫。
而換了太子之后,咱們這位楊廣,一改此前幾年的作風,從此閉門不問外事,干了一件事,利用當太子的三四年時間寫書,編佛經,一心禮佛,絕對不問外面的事情。而且當太子那一年,就跟老爹說好了,說舉行太子刪封大典的時候,我是不穿太子這個服飾的,因為這個服飾跟您老人家那個衣服太像,避免撞衫,被街上人誤認,這個不行。而且呢,我建議我以后太子宮里的人,對我不要稱臣,您是唯一的主上,對您才能稱臣。楊堅說,好孩子,懂事!
所以你想,這么能裝,這么能忍的一個楊廣,就在老頭臨咽氣的前幾個小時,就忍不住了,就要把人家妃子按倒,就要把老皇帝砍頭,不符合常識嘛。這個時候最符合他的利益的就是,認認真真伺候老皇帝最后一站,端茶送水,端湯喂藥,當好一個孝子,順順利利接班。挺過幾個小時,天下就是你的,對吧?常人都會這樣。
而且當時的政治局勢也非常兇險,他幾個弟弟都在外頭,已經有內線報告要造反了。所以這個時候他還有心撲上去,突然一下脫掉了幾十年的偽裝,變成一個禽獸,你說這可能嗎?所以即使是一直要給楊廣抹黑的那些唐朝的文臣,在《隋書》里面都沒敢這么寫。但是后來很多歷史書居然就這么寫了。
述說:
以下只是從人性的角度,給他的人生和所作所為一個合理的解釋,
正是他前半生太順了,所以他產生了強大的智力優越感。當年滅南朝陳國不是我滅的嗎?后來當太子,我不也就當上了嗎?打吐谷渾,我不也就打了嗎?都是我的事,你們就別說,你們就執行就可以了。他的目標是星辰大海,千古一帝。
根據史料記載他當時做的幾件大事兒:帶兵平定了南方;通過隱忍當上皇帝;開科取士;攻滅吐谷渾等,說明楊廣確實是個很有想法和手段的人,他是個暴君,但絕不是昏君。
當這種智力優越感沒有相應的能力匹配,一意孤行,不聽人勸,這就叫剛愎自用,也是他人生悲劇之源。
而高麗就成了他人生噩夢的開始,當他第一次打高麗大敗之后,從他的大帳中走出來的那一刻,他就不再是那個曾經鎮定從容,氣象萬千的大政治家了,他變成了一個被激怒的巨嬰,失去理智的野獸,他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,他一定要找回來。可是當他從憤怒中清醒過來的時候,已是遍地狼煙,群雄并起。
即使如此,假如他是曹操、是李世民,亦或是他老爹楊堅,都不至于身死國滅。不就是一場失敗嘛,打不動不打就是了,曹操赤壁之戰也輸了,但是不照樣生龍活虎。他爹楊堅,后來的唐太宗李世民都打過高麗,一看打不過不打就是了。但是楊廣不行,他的目標可是星辰大海呀,他要做的是千古一帝,他的人生不允許有一點兒瑕疵,既然做不到,那就徹底崩壞,什么好都不要了,徹底走向另一個極端。
史料記載,后來他經常午夜從噩夢中醒來,喘不過氣,心悸,需要婦人給他捶前胸、摸后背才能緩過來。他已經徹底被這種巨大的心里落差逼瘋了。一個心里壓力已經接近極限的人能做的可不就是荒淫無道,沉迷酒色,等待自己最終宿命來臨的那一天嗎!!!!!
后記:
1,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經受挫折其實是好事兒,對于磨礪自己的心智有巨大的作用,懂得及時收手,認慫,止損,自尊和好面子要分清,不要栽一個大跟頭就破罐破摔,從此一蹶不振。
2,資治通鑒可能是由于是寫給皇帝看的,傾吐對象不是我們這些屌絲,所以好多關于帝王的記載都是在警醒當朝皇帝。對一些史實選擇性記錄,甚至是篡改。這一點上司馬光跟他的老前輩司馬遷比,可是差遠了。